一、自主优化的心值
- 质量与用户体验提升
运营商通过实时监控数据(如流量分布、信号度、故障率),结合人工智能算动态调整基站参数、优化路由策略,显著提升覆盖范围与传输稳定性。例如,联通在高铁、等场景部署5G基站并引入SDN技术,实现资源灵活调度,用户下载速率提升超30%[[7][10]16。 - 运营成本精细化管控
传统三方网优服务成本高昂,且存在中间环节资源损耗。自主优化通过组建专业团队(如天津移动、广东联通将三方人员转为自有劳务遣),削减服务采购开支。据统计,广东移动2017年网优预算为6.2亿元,而2023年自主优化框架下三年总成本降至6.74亿元,降幅达66%[[8]15。 - 技术自主与效率
运营商通过自研平台(如AIAgent)实现故障自动检测、参数调优等闭环操作。例如,无线优化AIAgent可基于实时数据分析,自动调整功率与信道分配,将优化周期从数周缩短至小时级[[12]16。
二、实施路径与关键技术
- 数据驱动的优化流程
- 架构升级与技术创新
- 全流程标准化管理
建立覆盖、测试、上架的标准化流程,如浩鲸科技为运营商设计的运营工作台,整合/O域18个系统,实现从需求分析到效果评估的全链路可视化,将产品加载周期从数月压缩至数周14。
三、挑战与应对策略
- 技术能力缺口
部分运营商自有团队缺乏一线优化经验,需通过专项培训(如认证课程)与高端技术外包结合,逐步提升能力[[3]15。 - 资源调配复杂性
优化初期可能出现指标(如天津移动因经验不足导致指标下滑),需保留部分三方专项服务作为过渡支撑,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[[8]15。 - 用户需求动态变化
构建实时反馈闭环,例如通过系统与社交媒体收集用户感知数据,动态调整优化策略[[2]6。
四、行业实践与未来方向
联通通过“自智”体系,将故障处理效率提升40%,用户满意度增长25%[[7]10。未来,运营商将进一步探索“六个A”方向:

- 自适应体验(Adaptive UX):基于用户行为动态优化服务,如新通话的实时翻译功能16。
- 自治运营(Autonomous Ops):向TM Forum定义的AN L4(高度自治)演进,实现95%场景的闭环优化16。
运营商自主优化不仅是降本增效的工具,更是构建未来智能通信生态的心竞争力。通过技术内生、流程重构与生态协同,其将持续推动服务向高效化、智能化跃迁。

运营商自主优化是指通信运营商通过自身技术团队与资源,主动对架构、资源配置及运维流程进行系统性,以提升性能、降低运营成本并增用户体验的举措。其心在于减少对外部第三方服务的依赖,构建内生优化能力。


相关问答
文章来源:
用户投稿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