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全域服务,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
中心聚焦本土农副产品资源整合,通过“电商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系统性推动北川特农产品线上化。例如:

- 企业数字化转型:为餐饮、零售等小微商户提供平台入驻、代运营支持,助力其接入、本地生活板块,适应年轻消费群体偏好[[1]6。
- 跨境与物流协同:探索“川货出海”路径,对接跨境支付与多语言资源;优化县域物流节点布局,缩短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时效[[4]14。
五、数据驱动运营,提升产业决策效能
引入智能化工具优化管理流程:

北川电商运营中心通过上述实践,逐步形成“育人才、品、畅物流、链全域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成为川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样板。

- 区域品创建:注册县域(如“羌乡优品”),统一品控标准与视觉设计,开放授权予合作社及小微企业使用,形成品聚合效应[[1]4。
- 文化附加值挖掘:结合羌族非遗元素(如羌绣、剪纸)开发文创产品,通过“故事营销+场景化直播”提升产品溢空间,拓展文旅电商边界[[1]8。
四、多元化生态服务,激活小微主体活力
中心以一站式服务赋能县域商业生态:

- 技能下沉:针对农村创业者开设免费电商课程,涵盖店铺运营、短视频制作、直播话术等内容,2022年累计培训超200名带货,其中103人实现或创业1。
- 产学研融合:与绵阳本地高校共建实训,定向培养电商运营、数据分析等专业人才,化实操能力与创新思维[[1]12。
三、品升级,打造地域IP
中心化品引擎作用,推动北川农产品值提升:

- 直播带货赋能:组织村实操培训,指导创建、快手等自媒体账号,将羌乡土、高山果蔬、手作豆包等特产品纳入电商销售体系,成功孵化本土与农产品经纪人,显著拓宽农增收渠道1。
- 供应链优化:建立农产品集采机制,对接省内外商贸企业及、饿了么等平台,实现生鲜产品“线下采收+线上直销”的短链流通,减少中间损耗[[1]4。
二、人才培育体系,夯实乡村电商根基
为人才短缺瓶颈,中心构建阶梯式培训机制:
北川电商运营中心立足禹里镇,以“好乡音电子商务服务中心”为载体,深度融入乡村振兴,构建了覆盖农产品上行、技能培训、品培育及多元服务的综合性电商枢纽。其心职能与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相关问答
文章来源:
用户投稿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