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移动:TD-LTE主导的单模制式
移动采用我主导的TD-LTE(时分长期演进技术) 作为4G制式5,7,频段覆盖1880-1900MHz、2320-2370MHz、2575-2635MHz(对应and 38/39/40/41)3,8。该制式理论峰值速率达下行100Mbps、上行50Mbps7,实际约21.59Mbps2。因无需对称频谱,适合灵活分配零散频段资源8。在资费设计上,移动推出自选套餐,允许用户自由组合流量(40元起/400M)、通话和短信资源包,同时支持「4G上网流量包」叠加至原有套餐,降低2G/3G用户升级门槛1,5。

三、电信:双模制式覆盖广,终端适配受限
电信同步采用TD-LTE(and 40/41:2370-2390MHz/2635-2655MHz)与FDD-LTE(and 3:1755-1785MHz/1850-1880MHz),频段覆盖范围最广3,8,11,实际21.78Mbps2。初期仅提供数据终端服务(上网卡/MIFI),无语音功能1,16,用户无将3G号码平滑升级至4G。资费以流量套餐为主,如半年卡300元/6G、年卡600元/12G1,手机终端品类稀少导致体验劣势9。

二、联通:TD-LTE与FDD-LTE混合组网
联通采用双模融合策略,同时部署TD-LTE(室内频段2300-2320MHz,主频段2555-2575MHz)和FDD-LTE(and 1:1955-1980MHz/2145-2170MHz)3,6,12。FDD-LTE因其际广泛支持,理论下行速率高达150Mbps,实际为23.57Mbps(三大运营商之首)2,6。资费方面,联通推出「4G/3G一体化套餐」,76元起步含400M流量+200分钟通话,并首创套餐外流量“放心用” 规则:超出套餐后每G收费60元,600元封顶1,15,但套餐层级固定,无个性化定制资源比例1。

四、覆盖与服务定位差异
- 覆盖能力:移动凭借130MHz频谱资源和先发建网优势,实现城市及农村广覆盖2,5;联通依托深厚3G基础,在高原、山区信号较2;电信于宽带密集区域表现更佳2。
- 用户策略:移动以“和”品抢占市场,套餐种类丰富吸引存量用户5,15;联通以高性比和流量放心用竞争1;电信侧重融合宽带用户,但终端生态薄弱13。
综上,三大运营商4G制式选择与技术路线折射出差异化竞争格局:移动借TD-LTE实现规模覆盖,联通以双模平衡性能与成本,电信受限于终端生态但仍保频谱广度优势。这一布局为后续5G演进奠定了技术框架与用户基础。


三大运营商的4G制式在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中呈现出差异化布局,其技术标准选择和部署策略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市场格局。以下从制式技术、频谱分配、性能差异及资费策略展开分析: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