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① 「劫持」与「重定向」:藏在DNS里的广告阳谋
当你在深圳输入「baidu.com 」时,运营商用302转塞入广告页1🔥
→ 技术手:制插入转链路(如seelight.cn 广告页)→ 赚取广告佣金
→ 用户代:访问路径被污染,URL被植入utm_source转代码1
⚠️ 风险提示:此类劫持可能露用户访问轨迹,甚至引发电商引流

▍② 信息流广告:电话卡里的「标品绞肉机」
• 内卷现状:运营商电话卡广告占据头条/快手信息流3
• 突围策略:
➔ 卡面设计(高颜值激活率↑)
➔ 定向破(锁定18-30岁/下沉市场/学生)3
➔ 福利叠加(首充返现×免合约期×流量盲盒)💥
⁉️ 困局:同质化严重→用户率飙升→“0月租”成区3

▍③ 经典例:三大运营商「饱和攻击」实录
|联通|
→ 517节:开屏+信息流GD小图组合拳,收割24-30岁科技宅男5
|移动|
→ 无锡半套餐:暑假开学季精准破学生,点击率破3%5
|深圳电信|
→ 光纤宽带:用“金融财经”兴趣标签钓高净值用户5
—— 共性逻辑:地域锁喉×时段卡位×人群定向 ——

▍④ 广告投放大器:OCPM与「黑屏劫持」
‖ 明面 ‖
• 主流计费:OCPM智能出→转化成本压到极致7
‖ 暗面 ‖
• 运营商聚客宝:用伪造同城未接来电触发回拨→制播放45秒广告4
(单日10000次呼叫×20%回拨率=2000次被动曝光)🚫

▍⑤ 未来推演:当广告成为「数字」
▸ 趋势一:SDK埋点→用户行为预判式广告(如夜间推流量包)
▸ 趋势二:IPTV开机广告争议升级(参考智慧屏SE翻车10)
▸ 悖论:数据越精准→用户抵触越→信任成本螺旋上升⚖️

|网页锐评|
这篇推文像手术般剖开运营商广告的A面——既有「劫持DNS」「伪造来电」的暗黑技[[1]4,也有信息流定向破的明面博弈[[3]5。数据印证了广告效果的冰山一角(如无锡移动3%点击率5),却选择性忽略了用户与隐私泄露的冰山底座。当广告成为基础设施级的「数字」,或许我们更该思考:流量红利的尽头,是更智能的服务,还是更隐蔽的收割?
📌【运营商广告投放·深度拆解】
—— 数据渗透下的流量暗战与用户突围 ——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