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资源配置的科学化评估与动态管理
运营管理部通过对人力、设备、空间等心资源进行系统化评估,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例如:

- 心流程再造
主导急诊、ICU、日间手术等流程优化项目,建立入院服务中心统一调度床位,显著缩短平均住院日[[1]9。 - 数据驱动的持续
运管科通过实时运营监控系统识别瓶颈环节,临床科室实施精细化改良。例如优化医技科室流程,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超过30%17。
三、绩效管理与成本控制体系
经管科构建了院科两级的绩效评模型,实现“资源-效益”联动管理:

- 人力资源配置:与人力资源部协同制定标准化岗位模型,如外科每增加9-12张床位增设一个医疗组长岗位,门诊量每增长380人新增一个收费窗口10。
- 设备管理:对科室设备采购申请开展前置评估,跟踪设备使用率并优化调配,资源闲置1017。
- 空间:根据病区运营数据优化科室布局,缩短患者动线,提升服务效率[[1]17。
二、流程优化与专项管理创新
部门通过项目管理机制推动全院关键流程改造,覆盖门诊、住院、手术等多个场景:

四、区域协同与管理能力输出
作为华西医联体的重要支撑,运营管理部向基层输出管理经验:

历经近二十年的实践,华西运营管理部已形成“数据为基、流程为脉、绩效为链”的成熟体系[[5]17,其横向整合、纵深服务的管理模式,成为公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范式。

五、组织架构与协同机制
部门下设运管科(流程优化)与经管科(绩效分析),形成“评估-决策-追踪”闭环。其横向枢纽定位有效衔接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:
四川大学华西运营管理部成立于2005年,是以“沟通,服务,创新”为的横向枢纽式专职管理团队。该部门隶属于、服务于临床科室,在符合的前提下,聚焦资源配置评估、流程优化及绩效管理三大心职能,通过精细化运营推动医疗服务效率的持续提升[[1][5][9]11。
相关问答
文章来源:
用户投稿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