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营商 防止诈骗,运营商 防止诈骗的措施

用户投稿 20 0

三、用户赋能:透明标识与主动授权

  1. 反诈标识化
    • 对预电话标记“反诈名片”,提升96110专线接通率,用户误拒劝阻电话13
    • 外呼营销号码统一管理,确保正规渠道可识别,并全程录音备查7
  2. 用户自主控制权
    700号段服务默认关闭,需用户授权启用;若收到非预期来电,可判定为异常行为5

四、行业协同:责任落实与惩戒

  1. 企业准入严审
    申请专用号段的企业需满足注册资本≥1000万元、具备反诈技术能力等条件,源头筛除高风险主体5

    运营商 防止诈骗,运营商 防止诈骗的措施

二、资源管理:严格控卡与信息验

  1. 电话卡“一证通查”
    用户通过身份证可查询名下全电话卡数量,48小时内由10699000端口反馈结果。该服务打通124家省级电信企业及39家转售企业数据,有效遏制冒用身份办卡行为。截至2025年5月,查询量突破2.26亿次13

    运营商 防止诈骗,运营商 防止诈骗的措施

运营商通过融合技术拦截、资源管控、用户赋权及约束,系统性压缩诈生存空间。未来需持续优化AI反制能力,深化跨行业数据联动,筑牢“全反诈”基础设施。

运营商 防止诈骗,运营商 防止诈骗的措施
  • 专用号段防滥用试点
    工信部试点700号段作为隐私保护专用号,其设计具备天然防诈特性:

    运营商 防止诈骗,运营商 防止诈骗的措施
  • 涉主体惩戒
    对使用号段的企业取消资质、列入电信诈黑名单,形成全流程监管闭环511

    运营商 防止诈骗,运营商 防止诈骗的措施
  • 涉诈行为智能识别
    运营商部署AI监测系统,实时分析通信行为。例如:

  • 跨机构数据共享
    运营商与银联、协作推出“一键查卡”功能,覆盖505家商业,生成超2300万份卡查询报告,阻断资金流转13

    一、技术防控:实时监测与预拦截

    1. 境外来电风险阻断
      针对境外诈高发问题,运营商提供境外来电拦截服务。用户若无海外通联需求,可主动开通该功能,从源头阻断诈电话接入。同时,系统会对境外来电窗提醒,标注“境外来源”,辅助用户甄别风险13

      • 仅支持平台订单场景的“中间号转接”,无主动外拨或发送营销信息5
      • 采用15位长度(普通手机号为11位),直观区分高风险的170/192号段5
    2. 涉诈“两卡”清查
      运营商开展睡眠账户、异常交易账户清理,要求年底前非柜面业务率达100%,从支付环节压缩诈空间10

      • 识别高频异常呼叫、跨地域异常转等可疑,自动冻结关联号码5
      • 对涉诈号码添加系统级标记,用户接听时显示“隐私保护通话-某平台”提示,并提供一键举报通道5
    3. 预信息精准推送
      依托12381涉诈预短信系统,运营商协同推送风险提示。该系统累计发送预短信13.88亿条,覆盖潜在受害用户,精准率达60%以上36

      在防范电信诈的体系中,运营商通过技术防控、资源管理、用户教育及行业协作构建了多层次防御机制。以下是关键举措的整合分析:

      相关问答


      网贷为什么要运营商认证呢?
      答:运营商认证有助于网贷平台识别潜在的风险。例如,手机号关联多个身份证号可能意味着存在身份冒用的风险;手机号命中虚假号码库、诈骗骚扰库或信贷逾期名单,则可能表明你有不良记录或欺诈行为。通过检测多头借贷记录、风险通话等,平台可以评估你的借贷风险和还款能力,从而避免不良贷款的发生。防止欺诈:运营商认证是防止欺诈的重要手段之一。通
      客户投诉管理体系认证
      企业回答:这个问题其实这样说吧,有点笼统,因为iso认证流程,费用与产品,人数等等有关系的,并不是固定的一个价格,产品不同,人数不同,价格自然就不一样.所以说我们要先了解您的产品,人数等具体确定一下.详情可以咨询国际质量认证集团,希望可以帮助到您,您可...
      运营商为何对通讯信息诈骗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?
      答:运营商并非对通讯信息诈骗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但其不作为确实是通讯信息诈骗猖獗的关键原因之一。具体来说:技术手段缺失或忽视:运营商拥有修复安全漏洞的技术手段,但长期以来对这些问题的忽视,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。他们没有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来加强通讯信息的安全性,从而减少了诈骗行为的发生。...

  • 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